从“苏超”联赛引爆消费热潮,到博物馆奇妙夜掀起文化体验新风尚;从京津冀首列观光列车启程,到“两滩七湾”天然泳场开放……这个盛夏,各地积极创新和培育“夏日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不仅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更是勾勒出一幕幕“热力四射”的夏日经济新图景。我们撷取其中五个新场景,一起看下AI眼中“火力全开”的夏日消费市场。
【场景一】
“苏超”点燃消费新引擎
7月5日晚,当南京队和苏州队在“苏超”赛场上激战正酣时,南京秦淮区大板巷的户外直播现场同样人声鼎沸,这场精彩的足球赛事正式拉开了南京熙南里第二届夏日夜经济消费季的序幕。赛事期间,游客们不仅能感受观赛的热烈氛围,还能漫步江苏特色市集,品尝地道美食。更贴心的是,持有“苏超”票根或线上购票记录的游客,还可享受专属消费优惠,实现“看球+购物+美食”的一站式体验。
自5月开赛以来,“苏超”的热度持续攀升。江苏各地依托赛事引流,打造“体育+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通过赛事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协同发展。这场从绿茵场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的文体旅盛宴,正成为拉动区域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点评:“苏超”打破传统体育赛事的单一边界,通过构建“观赛+美食+文旅”的复合消费链条,将赛场的激情转化为城市消费活力。不仅推动游客从赛事观众转变为城市体验者,更让体育赛事成为撬动夏日经济的重要支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由AI生成
【场景二】
博物馆夜经济崛起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开幕以来持续引发观展热潮。为满足观众需求,展览自7月起每日增设夜场至21时,更将在展期最后一周推出“7×24小时不闭馆”的观展服务。博物馆还通过“剧本游”等创新手段,引导游客沉浸式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使观众从被动观展转变为文化体验的主动参与者。
“夜游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不断丰富市民及游客的文化生活。今年暑期,多地文博场馆纷纷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宿博物馆”“夜游博物馆”等特色活动。这些举措让观众得以避开日间拥挤,在静谧夜色中与文物对话,构建起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夜间消费新场景。
点评:博物馆延时开放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一方面为都市人群提供了下班后的文化加油站,另一方面通过“文物IP+夜间经济”的创新模式,激活了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推动文旅消费市场蓬勃兴旺。
图片由AI生成
【场景三】
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开通
7月9日清晨8时35分,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星光·燕赵号”,搭载着200余名旅客缓缓从北京站驶出,首站目标为承德。未来还将延伸到秦皇岛、张家口等旅游目的地,覆盖京津冀全境优质旅游区域。4节观光车厢内不仅设有电动按摩椅、可折叠桌板等人性化设施,还准备了充足的USB充电接口。车厢内,旅客们或品茗畅谈,或玩桌游互动,或静赏窗外流动的风景,尽享“慢旅行”的惬意时光。
作为打造消费场景的新举措,近年来,特色旅游专列因为便捷、舒适、个性化的特点,正成为人们出游的新选择。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972列、同比增长23.2%,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这种“铁路+旅游”的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还开辟了文旅消费新赛道。
点评:“星光·燕赵号”的开通,既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出行的需求,又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正以“轨道上的京津冀”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图片由AI生成
【场景四】
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开放
江西南昌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6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25公里滨水岸线成为热门夏日休闲地。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有的漫步沙滩,有的闲坐休憩,有的水中畅游,有的浅湾玩耍,构成一幅生动的滨水休闲画卷。
近年来,赣江人气十足,随着“两滩七湾”天然泳场的开放,这片水域正从单一的亲水场所升级为融合游泳健身、休闲娱乐、文化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深度亲水”的多重场景。
点评:天然泳场的火爆,正加速文旅体资源的深度串联。滨水空间与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由此打通,这种“以水为媒”的发展模式,正将夏日流量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
图片由AI生成
【场景五】
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带火夜经济
6月17日晚,在重庆地标朝天门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11787架无人机以天为幕,勾勒出一朵盛放的重庆市花山茶花。10万多名观众冒着高温,在现场见证了这一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精彩时刻。
从今年4月19日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以来,这项文旅新名片让重庆夜景体验感全新升级。当地通过灯光秀将观演人潮有效转化为消费动能,露台空间、天台餐厅、观景酒吧等高空消费场景客流激增,打造出具有鲜明山城特色的消费新场景。
点评: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不但引爆社交平台话题,也激活了“天台经济”,延伸了“不夜城”的消费链条,提升了夜晚的消费内容,带火了重庆的夜经济。
图片由AI生成
(策划/制作:苏影,素材来源: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新华日报、广州日报、央视网、北京日报、中新网、新华社、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