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Z世代:为何“凝视”?

2025-10-29 15:47:17 来源: 《环球》杂志

6月10日,在日照市五莲县一研学基地,来自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武术

文/《环球》杂志记者 于艾芩(发自伦敦)

编辑/黄红华

  眼神放空,嘴巴微张,一言不发——今年,一个名为“Z世代凝视”的表情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火”了。这个表情通常发生在期待回应的社交场合中——在被交办工作任务、在餐厅接待顾客、在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时,Z世代青年有时会长时间露出这种不露情感的呆滞表情,仿佛大脑突然“放空”了。

  英国小伙威廉·拉姆曾在零售业做兼职。有时,当顾客提出一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回答并不满意时,他就会在略微尴尬的气氛中露出这样的表情。他说,这表情的意思是:“快走吧。”

  “Z世代凝视”的定义和成因并没有统一说法。美国《今日心理学》期刊网站的一篇文章指出,所谓“Z世代凝视”,可能是情绪的自我保护机制,避免自我被评判或过度暴露,也透露出Z世代对“表演积极性”的抵制,不愿过度刻意地打造具有亲和力的“人设”。

  在英国,“Z世代凝视”呈现出一幅具有国别特色的图景:对社交媒体的重度使用让年轻人对线下人际沟通感到不适,代际差异、上升的生活成本、对国内政治的失望……英国Z世代似乎正在丧失沟通欲。

数字社交惯性与线下表达困境

  数据平台Statista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社交媒体渗透率近80%,远高于63%的世界平均水平。英国广告从业者协会今年的一项调查则显示,英国15岁以上民众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平均为3小时21分钟,其中有49%花在社交媒体和互发信息上。威廉就是个例子:他每天有2到3个小时“泡”在社交媒体上,主要是和朋友们互发信息。他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一种“世界正在变得更加紧密连接”的感觉。

  Z世代是与社交媒体技术共同成长的一代,但习惯了数字世界的沟通逻辑,却容易在真实社交中“表达失语”。英国“今日医学新闻”网站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用社交媒体互动取代线下沟通会影响现有的人际关系,还会影响建立新人际关系的能力,容易使面对面交流变得困难。

  21岁的英国女大学生佩里想方设法让自己不对社交媒体“上瘾”,她会在10月末大幅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为期末考试“闭关”,但在无事可做的暑假,她每天会花3到4个小时在社交媒体上。据她回忆,在新冠疫情时期,自己的手机屏幕每天使用时间长达12小时,其中10小时花在TikTok上。

  佩里坦言,在现实中与人交流时,自己有时会说“打字时才会说的话”,有时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有时她会突然蹦出一个在TikTok上听过的美式英语词汇,她的妹妹听了觉得奇怪:“你为什么这样说?”她自己才会反应过来:“天呐!对哦!”

不“装”了?沉默背后的代际差异

  佩里说,英国人总体上比较“礼貌”,不会直接指出问题。但面对荒唐的请求或问题时,上一代人往往采取“顾客服务式”的“一笑而过”这样得体的方式,而自己这代人“容忍度更低”,更容易产生“累了”“受够了”这样的心态。她以工作场合为例:Z世代边界感更强,对“什么可以,什么不行”有清晰的观点,因此如果上司的言行“过线”,自己会明确表示“不行”,但父母那代人则更倾向于营造“一切都好”的表象。

  出生于2002年的英国男孩艾登也说,Z世代不再信奉“顾客永远是对的”这类观点。他有一个朋友在超市做收银员,面对没有收据就想退货的顾客,虽然会“想要尖叫”,但只会露出“Z世代凝视”的表情。他认为,英国年轻一代接收到的信息更广、胆子更大、性格更独特,不会一味地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而是会平视对方。他觉得,虽然长时间保持沉默是粗鲁的,但如果对方不尊重自己,自己也没必要尊重对方。

  20岁的汤姆·比尤则认为,Z世代之所以“凝视”,是因为这代人通常更“内向”,因此常对周遭喧闹的声音形成“沉默反应”,以避免被不喜欢的人和事打扰。当被问及这种“沉默反应”的原因,汤姆解释道,他认为与身边老一辈的人辩论相当困难,特别是涉及政治议题时,一不小心就会被打上标签,显得辩论没有意义,从而“无语”。

疏离的现实与无声的凝视

  威廉说,自己最大的迷茫来自财务问题。“金钱主宰世界,”他说,“在英国,我们目前正处于生活成本危机之中。”此外,他对英国政治表示悲观。他认为,英国过于政治化,“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掌权,都没有作出任何有利于工人阶级、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正确决定。”

  比尤也说,当前英国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最低工资标准难以维持普通人的生计。他隐晦地表示,自己认为当前英国在政党选择上“犯了错误”,这让很多同龄人担心自己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糟。

  在成长过程中,Z世代见证了托尼·布莱尔的“新工党”风光无限,也见证了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选败选。他们经历了戴维·卡梅伦治下的“脱欧”风波,也经历了此后四位保守党领导人因五花八门的原因辞职的动荡。2024年7月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的工党,自上台起支持率就一路下滑……

  佩里觉得,自己年龄越大,越感到英国正在“走下坡路”,她尤其反对“脱欧”,也曾因此十分焦虑。她说,对政治现状的不满降低了她的政治参与意愿,英国未来的政治气候和低迷的经济现状则让正处于毕业季的她感到迷茫。虽然她还会阅读新闻、追踪时事,但频率降低了,也尽量避免让这些关于政治的负面情绪影响到自己。

  她说,自己也有过“Z世代凝视”时刻:“有时,当别人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我就会……”佩里一边说,一边搞怪地摆出那个“无语凝视”的“Z世代表情”。那个表情像是数字原住民的“不会说”,也像代际差异下的“不想装”,又像现实焦虑下的“懒得争”,只是短暂地停留在她的脸上,仿佛是英国Z世代与这个“有点难”的世界之间心照不宣的留白。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