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市场监管总局重点活动,“压实‘两个责任’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论坛在京举办。活动由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中国质量新闻网、报刊社影视制作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承办。
论坛重点围绕持续推动落实“两个责任”落实,确保完成“三年见成效”目标任务等热点话题,通过权威解读、主旨发言、主题分享、企业分享、承诺倡议等形式,共同深入探讨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总结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经验。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方的协同配合,“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已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目前,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工作机制有效运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同时,“两个责任”落实也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部分领域、部分环节的责任落实还需进一步深化。下一步,还要在深化认识上再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健全机制上再求突破,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更加科学、高效;在压实责任上再见实效,确保工作机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在共治共享上再聚合力,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在主旨发言环节,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司副司长张士侠表示,食品生产经营司在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基础上,着力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食品安全相关监管制度。同时,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督促指导,强化风险意识。下一步,将在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效果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市场监管总局餐饮食品司副司长潘惠青表示,近年来,该司聚焦餐饮领域的全链条主体和风险环节,突出校园餐、网络外卖、连锁餐饮等重点领域,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连续出台多项规定,着力构建完善系统完备、精准施策的制度体系。下一步,将在推动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责任落实更加精准、推动社会共治氛围更加浓厚3个方面再发力。
 
 
在主题分享环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副市长于大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艳玲,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处处长张海京,山东省高密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明分别介绍了地方落实属地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体现出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深入压实“两个责任”工作中的创新探索与务实成效,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于大志表示,该市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将2.59 万户食品主体纳入分级管理,精准匹配 3500 名包保干部。通过创新“四个体系”闭环机制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企业自治模式,实现风险隐患前端处置 808 处,推动规上食品企业产值达 252.6 亿元,“佳木斯大米” 品牌价值超 200 亿元,走出安全与发展双赢之路。同时,当地推行的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覆盖 121 家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日趋完善,智慧监管成效显著。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副市长于大志
徐艳玲表示,全区 5.15 万名干部包保33.1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配备 5.57 万名食品安全总监、17.85万名食品安全员。在顶层设计上,制定分类督导指引与高风险主体包保清单,针对生产环节82个风险点细化防控措施。部门协同方面,明确集中用餐单位包保责任,建立20家成员单位风险会商机制。制度创新上,推行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特色乳制品生产企业“两检两公开”等制度,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艳玲
张海京介绍说,2022 年9月起,北京以 “四个最严” 为遵循,锚定“三年目标”,25 万经营主体中23 万纳入平台,依托29.9万名相关人员整改问题 10.2 万个,整改率超 96%,考核保持 A 级,抽检合格率、市民满意率双提升。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处处长张海京
马明介绍说,高密市以“细、新、严”“育、护、促”“聚、联、享”三组关键词,展现了基层食安治理的创新路径。该市建立三级包保体系,对 10431 家食品主体实现全覆盖管理,通过“两提醒”机制推动监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防范转变,年内已整改隐患 980 余处。在激发企业活力方面,高密打造“高密味道”区域品牌,评选 43 种特色美食,以严格抽检与多维推广实现“良币驱逐劣币”;通过校园“家长监督团”“透明工厂”体验日、10 万批次“你点我检”等活动,让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攀升。
 
 
山东省高密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明
把食品安全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企业责任是关键一环。论坛上,来自蒙牛乳业、伊利乳业、光明乳业、飞鹤乳业、雀巢(中国)、百胜中国、海底捞餐饮、元气森林、美团、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等5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及平台企业的代表,也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各抒己见。蒙牛集团质量管理评审总监石永强作为企业代表,在分享中表示,蒙牛作为中国乳业代表性企业,将食品安全视为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一套管理体系,三级管理架构,五级检索机制”,持续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下一步将在持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部署等方面继续努力。
 
 
当天,在论坛现场,包括原始黄金乳业、伊犁那拉乳业、华莱士、霸王茶姬、完美(中国)等在内的企业及社会组织代表共同发起《“食品安全 人人有责”北京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呼吁,做落实党的食品安全大政方针的坚决执行者、恪守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的遵纪守法者、压紧食品全链条安全的责任承担者、推动食品安全良好市场营商环境的坚定参与者、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共同维护者,诚信尚俭,共享食安,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作为新闻媒体单位和论坛主办单位,如何从自身角度推动“两个责任”长效机制走深走实、如何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享等,一直是中国质量报刊社不断思考、不懈探索的话题。为进一步夯实社会共治基础,呼应“全民参与食安治理” 的论坛理念,中国质量报刊社一年前开展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食品安全义务观察员的活动。论坛上,来自各行各业共10名食品安全义务观察员代表首次亮相,进行集体宣誓。他们表示,将积极履行观察员职责,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及时反馈风险隐患,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论坛上,中国质量报刊社还特别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顺城街第一小学,共同推出儿童食育主题情景剧《京娃娃食育小当家》。通过小学生现场演绎,让更多孩子、家长以及社会层面了解食物、食品教育,从小树立其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这也是中国质量报刊社影视制作中心“小饭碗”公益计划的题中之义。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副司长赵影映、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吴莉梅、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于薇等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和中国质量报刊社负责同志,部分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企业界、技术机构、教育界、新闻界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