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能源周报丨国家能源局:能源信用信息系统需及时公示归集信息至 “信用能源”“信用中国”;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问世-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05 17:26: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能源周报丨国家能源局:能源信用信息系统需及时公示归集信息至 “信用能源”“信用中国”;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问世

字体:

  本周(9月1日—9月5日),能源领域热点频发。两部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问世;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8万亿千瓦时;中国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单日发电量创新高;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成立。

  政策动向

  9月1日 

  两部门印发关于《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9月1日,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发布《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以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增强高水平标准供给,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标准协同,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国内国际兼容,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效能,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持续增强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揭牌

  9月2日上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揭牌。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要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成立为契机,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交流合作作出行业贡献。

  9月2日

  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9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明确能源行业信用信息系统需依规通过 “信用能源”“信用中国” 等渠道及时公示归集信息,且国家能源局及派出机构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需在作出决定后 7 个工作日内公示并同步推送至 “信用中国”。

  行业动态

  9月1日

 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问世

  9月1日,据科技日报9月1日报道,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狄大卫教授、邹晨研究员和赵保丹教授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该器件采用双光学微腔设计,兼具低能耗、易调制优势,可用于光学数据传输等应用场景,以及用作集成光子芯片和可穿戴设备中的相干光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9月2日

  国网蒙东电力3项百万千瓦“新能源+储能”送出工程同日开工

  据中国能源新闻网9月2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保障性并网”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项目——克什克腾旗100万千瓦风储、巴林左旗100万千瓦风光储、阿鲁科尔沁100万千瓦风储等三项基地项目送出工程同日开工。

  企业行动

  9月1日

  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8万亿千瓦时

  据《光明日报》9月1日报, 截至2025年8月31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8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4.8亿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送至华中、华东、广东等地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9月2日

  中国石化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供应油品超100万吨,投入援藏资金6.8亿元

  9月2日,中国石化在西藏发布“格桑花开——中国石化在西藏”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自2002年首批中国石化援藏干部扎根班戈县开启援助西藏的壮丽篇章以来,中国石化累计在西藏7地市(区)建成运营超50座加能站,供应油品超100万吨,投入援藏资金6.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30余个。发布会上,同步举行了“中国石化在西藏”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国家管网油库智慧运营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自主攻关的 “大型枢纽油库智慧运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通过权威鉴定,多源融合智慧运营技术为国内首次应用、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依托黄岛智慧油库(2025 年 3 月启用)构建六大核心模块智慧运营体系,推动油库管理实现安全、决策、管理模式三大转型,未来将推进项目二期建设,助力油气储运行业智能化发展。

  中国华能自主研发的HT700新材料通过评审

  据中国电力报9月2日消息,据中国华能消息,近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H2070P、GH4070T高温合(HT700)新材料安全沙盒监管试制试用方案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实施方案(试行)》以来的首例沙盒机制实施案例。

  9月3日

  中国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9月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获悉,9月以来,受黄河上游持续丰沛来水推动,玛尔挡水电站迎来发电高峰期,5台机组于9月2日实现最大负荷运行,单日发电量达到4028万千瓦时,平均负荷率80%,水能利用率100%,发电量创年内新高。

  9月5日

  全国最大“火电+熔盐”储热项目正式投运

  近日,国能安徽宿州热电1000兆瓦时全国最大“火电+熔盐”储热项目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熔盐储热系统成套核心主设备均由东方锅炉设计、制造及供货,运行期间,抽汽储热换热器、熔盐储罐、蒸汽发生器等设备运行平稳,各项性能指标表现优异。

  地方动作

  9月1日

  四川:《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

  据四川日报9月1日报道,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提出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

 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成立

  9月1日,山东省能源局依托国网山东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成立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标志着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该研究中心主要承担涉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支撑省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开展决策咨询、政策分析、技术攻关等工作,是山东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智库平台。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